西湖区综艺比赛观摩心得 徐凤 两年一度的西湖区艺术节综艺比赛落下帷幕。这个学期我和苏校长一起编排创作的歌舞剧《小猴游杭州》荣获了二等奖的成绩。成绩虽然重要,但是比赛完之后的经验更加的宝贵。 自从上一届艺术节编排了《爸爸去哪儿?》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这次比赛,要暴露出了其他的问题: 1. 话筒的问题,我发现,我们参加的是戏剧版块的比赛,里面包含了,课本剧、戏剧、歌舞剧、话剧等多种类型。从话筒这块来看,我们歌舞剧明显有劣势。因为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又唱又跳的,而话筒容易动来动去影响声音的效果。而其他基本上都是站立或者走动,对声音的影响很小。这次比赛,我们的主唱话筒很轻,由于他有很丰富的舞台经验,发现话筒声音很小的时候,就拼着嗓子在唱,但是这样舞台效果就差了很多。而且也会影响其演出的情绪。还有一位同学因为没有夹子话筒,只能别着“小蜜蜂”,比赛的时候,就感觉他没有在排练的时候表现那么好,事后,下台问他,他说:“在跳的时候,怕小蜜蜂会掉下来,不敢大胆的跳”这对他的表现是有很大影响的 2. 各种类型一起比,是否合适。我们歌舞剧在戏剧版块中,和其他类型一起比。首先人数就被框定只能10人,边唱边跳,对演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对现场音响的要求也比较高。 除了上述是存在的问题,这次综艺比赛,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有一首学校的话剧吗,小演员表演的非常到位。不管是台词,还是表情都非常的自然生动。旁边的同学表演的也是恰到好处。让我想到,不管道具,剧本如何,学生的表演才是第一位的。以后的训练中,对学生表情,台词这些地方还是要多加训练,力求能打动观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