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杭州市留下小学开展了以聚焦目标,提升诗歌鉴赏能力为主题的活动。“西溪私塾”时而宁静、时而齐声应答,让我们一起走进看看吧! 四年级3班的同学们在语文徐伟菲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诗歌的世界《诗经·木瓜》。徐老师一步步引导孩子去发现诗歌中“复沓”这一有趣的形式,感受复沓的节奏美、韵律美,渗透学习复沓这一类诗歌的方法。而歌诀踏浪、吟唱背诵这样新颖的诵读方式,不仅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在孩子们的心间。课的最后环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拓展学习采用复沓的其他诗歌,在展示中不难发现孩子们喜爱读诗,而且会读诗。 接下来颜双老师携五年级6班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展示课《古诗三首》。颜老师以观画猜诗导入要学习的诗歌——山居秋暝,引导孩子们发现诗句中的停顿以及“平声字”和“仄声字”,读出了诗歌的节奏感。接下来颜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慢慢地读、细细地品,体味了诗中所描述的的各处景色来想想画面。大家仿佛纷纷化作一位位小画家,跟着王维一起游览诗中的奇幻胜地。 专家点评 吴正阳博士:吴老师先对徐伟菲老师的课进行点评,赞其诗歌选材恰当,对于学生学习意义重大。课中又以复沓的表达形式作为切入点非常有价值,教师审美及自身文化非常高,情景创设贴切。接下来吴老师对于颜双老师的课进行点评,课紧紧围绕读,读的脉络清晰,以读的方式串联起古诗中的小知识。支架教学层层递进,由扶到放。最后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教师进行热烈的讨论。 任为新教授:任教授提出小学古诗的教学要求:不要求精准的分析,只要求初步的感受。两位老师的选材好,适合时代和本次活动的氛围,我们教师要用好身边的资源,用好地方教材、校本教材,这些离学生最近的东西才是学生最喜欢的、最愿意学的。两位老师的教学也受到了任教授的极大肯定。他说两位老师树立了大语文观,语文课堂不局限于文字的教学,而是从文字走向了文学,走向了更深层次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