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梦”这个词像是一个重磅精神炸弹一下子在华夏大地炸开了花,顿时间无论城市乡村、大街小巷,无论党政机关、学校、企业还是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中国梦”的影子。“中国梦”纳入了地方发展目标,进入了宣传画册,进入了征文讲稿,进入了饭后闲聊。什么是“中国梦”?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显然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我看来,有不少人对“中国梦”理解变成了误解,以至于让“浮云”遮住了“望眼”,无法登得更高,看得更远。所以我认为,真正让全民共做“中国梦”,必须跳出对“中国梦”理解上的误区,用正确的眼光探寻“中国梦”的真正境界。尤其在“中国梦”刚刚起航的时刻,更有必要去伪存真、拨云见日。目前存在哪些影响人们认识“中国梦”真面目的浮云呢? 浮云一:庸俗化 庸俗化的误区主要是三种。一是口号化。把“中国梦”变成口头禅,到处生搬硬套,无论什么都加上一个“中国梦”,比如说“中国梦・##梦”、“##中国梦”、“中国##梦”,现在有的地方开始了中国梦口号的征集活动、有的小学开始了中国梦的征文,有的企业举办了中国梦的演讲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弘扬正能量、促进中国梦的宣传,但就怕盲目跟风,只停留在口号上,结果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其危害在于使“中国梦”入口入耳难入心,如同一位音乐大师正在台上演奏美妙的乐曲,而台下的观众全部起立鼓掌、欢呼、大声哼唱,看似热闹非凡,其实早已破坏音乐本身的美丽。 二是商业化。“中国梦”的流行让很多商家看到了机会。比如说“中国梦网”成了一家购物网站,武汉则直接开了一家中国梦商品城,经营电脑及配件、化妆品等商品的批发业务,至于打着中国梦旗号的产品、广告、商业活动就更不计其数了,�踔裂∶来笕�、人体摄影之类的也冠上“中国梦”的大名,就难以接受了。合理的商业运作确实可以拓宽中国梦的宣传渠道,容易被人接受,但是过多的铜臭味、甚至庸俗的方式和载体是不是降低了“中国梦”的境界? 三是分解化。将每一个个体的追求和梦想直接等同于“中国梦”。于是将“中国梦”仅仅理解为想拥有一套房子、想考上大学、想挣大钱、想娶老婆生娃等等。其危害在于将“中国梦”分解为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功名利禄等微小的颗粒,不利于“中国梦”作为统一价值观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保障“中国梦”的实现。试想一下,一件美丽的艺术品,如果拆成零散的部件,那还美吗? 浮云二:片面化 片面化的误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中国梦”简单理解为“中国的梦”,而不是中国人民的梦。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危害在于忽视了人民是“中国梦”的最终归宿和实现“中国梦”的最终力量,不利于凝聚最强大的人民力量,最终将“中国梦”变成一个空洞的口号。 二是把民族复兴梦直接理解为复古梦。让人们深深沉湎于汉唐等盛世的辉煌,梦想使中国回到历史上“万国来朝”的“盛世时期”。其危害在于忽视了人民群众在封建专制社会下的人身束缚、生活处境,更重要的是忽视当今时代信息化、全球化的特征,忽视国际社会错综复杂的局势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形势,将“中国梦”真正变成一场黄粱美梦,醒来之后才发现只不过是“一晌贪欢”。 三是把“中国梦”的政治内涵理解为“宪政梦”。近来几个月,中国掀起了一波关于“宪政”的论潮,不少人联想到的近来比较流行的“中国梦”,将宪政作为“中国梦”的政治归宿。显然这更是国外势力欢迎的倾向,其实质在于否认中国现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将中国引向西方的宪政体制,这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应有之意。其危害在于动摇我们十八大报告中刚刚提出的“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动摇我们党执政的基础,使意识形态领域陷入动荡,社会秩序陷入不稳定。 浮云三:狭隘化 狭隘化的误区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一是“民族主义”。将“中国梦”理解为狭隘的民族梦,不愿承认其他民族的优点和特色,又“见不得别人好”,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其危害在于将“中国梦”变成浪漫的童话梦,导致封闭自大,盲目排外,侵蚀改革开放的已有成果,走上回头路,这也给许多打着“爱国主义”幌子的势力制造混乱和争端的机会。如钓鱼岛争端中的“打砸抢”事件等等。 二是“对立主义”。将“中国梦”与其他的大国梦直接对立起来,主要是直接将“中国梦”与“美国梦”直接对立,简单认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美国梦”是个人的梦。其危害在于割裂了“中国梦”与人民的关系,忽视了人民主体地位,同时将所谓“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美国梦”美化甚至神话,忽视了每个大国梦其特有的基础条件,使“中国梦”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比如说我再天涯论坛上看到一个讨论“中国梦到底是啥子梦”的帖子,有网友直接回复说“中国梦就是移民梦”,另外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其“指出了中国梦的真谛”,确实让人忧心啊。 三是“霸权主义”。将“中国梦”直接理解为霸权梦,认为“中国梦”就是要超越其他国家和民族,称霸世界。其危害在于脱离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下等发展中国家水平的最大实际,同时又为“中国威胁论”提供了论据,损害我国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国际形象。 浮云四:情绪化 情绪化的误区有两种。一种是积极过头的情绪,它把“中国梦”直接定性为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即所谓的“梦理论”。个人以为前四种是系统性的理论,已经被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中国梦”是习总书记上任后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一个伟大的愿景,至少目前来看,把它与党的指导思想并列是不合适的。其危害在于对“中国梦”的机械化、惯性化理解,不利于党的理论的科学发展,而且有盲目的个人崇拜之嫌。之前就有学者开玩笑,假如把每一代中央领导的思路都总结出一套理论来写进党章,那几百年后,党章里党的指导思想部分怎么写? 另一种情绪是消极悲观的情绪,把“中国梦”看成是“白日梦”。这种情绪我们从网络上接触的比较多,抱着这种情绪的人要么对“中国梦”漠不关心,要么彻底没有信心。有网友开玩笑说马克思主义好不容易让我们将社会主义的空想变成现实,现在习总书记又让我们集体做梦。其危害在于持这种情绪的人,直接将自己作为“中国梦”的局外人,作为一个事不关己的看客,其实他们忽视了“国家梦”的同时也忽视了自己的个人梦;怀着这种情绪的人,作为一个相当大的群体,让“中国梦”的内涵变得残缺;悲观情绪的传染性,给“中国梦”的实现增加了阻力。 上述种种误区犹如片片浮云遮住了大众远望的眼睛,让“中国梦”的真境在大众的眼里或迷糊或残缺或虚幻,甚至“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此我们有必要选准方向、找准角度,撑上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寻梦”。 一是用历史的眼光来探寻。“中国梦”这个词并不是我们习总书记的发明创造,而是中国历史尤其是170年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犹如一株兰花经历冬天的沉寂到发出新芽、长出花苞,正含香欲放一般,是自然代谢的结果。“中国梦”是一个曾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国,从沦陷挣扎到抗争摸索到独立自主,再到现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之梦;“中国梦”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从被蹂躏凌辱到奋起抗争再到自立自强的民族复兴之梦;“中国梦”是所有中华儿女渴望国家强大、渴望民族尊严、渴望幸福生活、渴望个人发展的共同呼声。因此实现“中国梦”不仅是顺应历史,更是创造历史。 二是用辩证的眼光来探寻。“中国梦”是国家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中国道路最终都要落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上。这是习总书记特别强调的,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每一个中国人民的梦想作为“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密不可分,任何把“国家的梦”和“人民的梦”割裂开来的做法都远离了“中国梦”的实际面目。犹如离开杯子的玻璃碎片不能叫杯子,杯子少了一块玻璃那只能是一个破杯子。 三是用实践的眼光来看探寻。“中国梦”是现实的梦,而且是一定能实现的梦。做梦的关键在于梦醒之后怎么走,如果不将“中国梦”付诸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付诸我们全体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那么“中国梦”只能停留在做梦的阶段。如何付诸实践?习总书记提出了“三个必须”,即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伟大的道路,只有坚定不移走下去,把握机遇,“中国梦”才能实现,只有如此,“中国梦”才不会迷失方向。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只有弘扬中国精神,才能让“中国梦”充满血肉和活力,而且只有如此,实现的梦才是“中国梦”。中国力量是实践的主体,它要求汇聚各民族大团结的力量,创造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万众一心,百川归海,凝聚起一股奔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最后,我想用三句话来简单描绘一下“中国梦”的轮廓,也用这三句话来结束这次讲课。 “中国梦”,伟梦也!顺历史之轨迹而无偏移,故能成其伟! “中国梦”,美梦也!合人民之梦愿而无遗漏,故能成其美! “中国梦”,真梦也!汇磅礴之实践而无止境,故能成其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