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阳洒在肩头,当校园花香沁人心脾之时,今天我们也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世界读书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眼中的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目录学鼻祖刘向心中的书。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定为全球性的阅读庆典,旨在致敬书籍的力量,呼吁人类在阅读中寻找智慧与共鸣。书,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挚友,是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钥匙,是滋养我们灵魂的源泉。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阅读是成长的必修课,它不仅会让我们在语文考试中妙笔生花,更能塑造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为此,我们更应让书香浸润校园,让阅读成为青春的底色。 读书,是跨越时空的对话。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翻开《红楼梦》,我们走进曹雪芹笔下的世事浮沉;捧起《平凡的世界》,我们感受孙少平在苦难中的坚韧;品读《人类群星闪耀时》,我们与历史中的英雄并肩而立。每一本书都是一扇窗,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聆听先贤的哲思,汲取跨越千年的力量。“读书,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未来。” 读书,是自我成长的阶梯。 每当我们遇见、挫折和困惑时,书犹如一束温暖的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的视野不在狭隘,让我们的胸怀更加宽阔。在学业压力与碎片化信息充斥的今天,阅读能让我们沉静下来,培养专注力与批判性思维。当我们在《论语》中领悟“学而不思则罔”的深意,在《科学简史》中探索宇宙的奥秘,甚至在《三体》中畅想未来的可能性时,阅读已悄然塑造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据清华大学一项调查显示,每年阅读量超过12本的学生,其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显著优于同龄人。 2025年4月 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的主题是:“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上周校团委组织的《我捐一本书,飞向阿克苏》活动,同学们积极踊跃捐书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一位同学说得好:“读好书,好读书,我忽然明白,读书的意义是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读懂自己的人生。让我们利用闲暇时光,每天抽出30分钟,多读书,好读书!让我们共同倡导: 1.师生共读,做书香校园的践行者。 2.家庭共读,做和谐家风的传承者。 3.公益共读,做阅读火种的传递者。 让书香溢满校园,需要你我同行。在此,我们倡议: 1. 班级共建“图书角”,分享你最爱的书籍,用坚持养成习惯,让知识流动起来; 2.积极参与“阅读打卡”,在班级读书会上畅所欲言,让思想在交流中碰撞火花。 同学们,世界读书日只有一天,但阅读应当贯穿一生。让我们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里,种下热爱阅读的种子,用知识的清泉去浇灌,让它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从今天起,回归深度阅读,以书为友,以读为乐,在墨香中涵养品格,在文字里追寻光芒,共同营造一个书香四溢的青春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