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活动的开展,于活动中学习,多学科相融,碰撞出思维火花。以项目化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不仅实现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也督促了教师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去积极发现、主动探究、开放创造,实现了研究与教学并进,生活与学习同行。 艺术节来临,如何二次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制作一个能发出不同高低强弱声音的小乐器呢?以此为驱动性问题,科学组潘慧老师结合《声音》这单元教学内容,依托“变废为宝——自制小乐器”来重构课程,融合音乐,让学生经历从知“声音”到制“乐器”的趣味活动。 
随着三项任务的发布,从初识声音—再识乐器—八音迭奏,孩子们跃跃欲试,循序渐进。首先,学生以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强弱、高低这几方面,初步建构有关声音知识体系。接着通过团队之间的合作探究,查找资料、设计模型、评定标准,一起将想法投入到实践中,动手做一做。 看,我们想设计这样的乐器: 
项目二:校服寻主记 ——以数字编码为主的数学学科项目主题活动 做好小主人,扬帆新时代,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针对校园内普遍存在的衣物丢失现象,践行环保理念,让星学子从小培养保管好自己物品的日常习惯,开展了以数字编码为主的数学学科项目主题活动。王茜老师代表数学中段组分享了这次项目化学习成果。 目光聚焦“校园内存在普遍的衣物遗失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这些衣物找寻主人呢?”这一情境引发了思考。项目从了解衣物遗失现状行动起来,通过交流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多种调查方式,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深入了解校园内存在的衣物遗失问题。组织学生紧锣密鼓地通过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得出解决方案,制定实施计划,进行宣传倡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