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快乐 一本书, 隐约透射出找回学习快乐的微光。《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虽然出自理论工作者之手,却由长达20余年教学现场的实践所支撑的教育学巨著,通过把学习的实践重构为三种对话实践——同客观世界的对话(建构世界,即文化性实践);同他人对话(结交朋友,即社会性实践);同自己对话(形成自我,即伦理性实践)的综合,为“学习” 找到了张扬其快乐本质的基本途径。“学习,可以比喻为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之旅。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相遇,同新的他人相遇,同新的自身相遇;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对话,同新的他人对话,同新的自身对话”,这种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肤浅走向成熟的旅途中所蕴含的快乐,是无需外在规则制度保障的滋长自心灵底处的快乐。 美好空间——柔软的教室 让教室成为师生栖息的场所,有如家的温暖才能吸引学生、教师、家长等等形成学习共同体,把教室装饰成为犹如软绵绵的面料那样的具有柔软质地的素材、材质的触感与色彩的教育空间。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呼吸,心灵在澄静平和的状态下学习发生地更为自然。 一旦撤除象征中心的黑板和讲台,中心就遍布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了。随着教师的移动,教室的中心也复杂地移动,学生们在交错的桌子间自由地穿行,选择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姿势,舒畅而专注地在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中学习。 温润时间——快乐的四季 分割的、均质的、量化的、单向的时间是海德格尔所说的“世俗的时间”,即是物理性的,无穷时间点的系列而已,这种时间无关人的存在。而另一种时间,海德格尔称之为“原发的时间”,即人的时间、生活的时间、人生活在其中的时间,季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原发的时间”,它没有精确的界限,需要人用整体的身体去亲历和感受,体验周而复始中的微妙变化。 如果把课堂中那个笨重的时钟移掉,打开窗户让季节扑面而来,那么时间刹那间会变得充满色彩和温度,它的流动是随着每个人的感受各异的,时而停滞、时而漂浮、时而湍急、时而曲折,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来回穿梭、自由流淌。 体会学生内心的时间,那么,课堂里组织时间的方式就会一改那种“混凝土的灌渠般的时间”,而按照“游移不定的流水般的时间”、“积雪的时间”、“橡胶般的时间”来组织教学。如果教师通过回忆和想象,使过去、现在和未来共时性地交融,春天暖风的和煦、夏天大汗淋漓的酣畅、冬天篝火边的温暖、秋天的秋高气爽都会唤醒教师的童心和憧憬,感受生命的意义,去体验儿童感受到的时间,从而营造出更温馨的教室时空。 留存心间——敏锐的感知 

|